氣候變遷下的炎熱困境


  •     「有溫度」的生活─氣候變遷下的炎熱困境

     今年,台灣的氣溫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數字,炎熱的天氣不僅席捲了整個島嶼,也給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不小影響。這不僅是自然環境變化對人類生存帶來衝擊的前兆,也是我們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。炎熱的感受不分地域、族群,每個人的生活中都面臨程度不一的考驗,尤其是許多必須長時間在戶外活動的朋友,除了慎防中暑,如何因應高溫帶來的威脅,成為了今年最「熱」門的話題。


     高溫來勢洶洶的原因

     今年台灣正在經歷歷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,其實並非偶然。科學家指出,全球氣溫持續上升,除了溫室氣體排放之外。有兩大主因值得我們探討:

     

        森林砍伐與植被減少台灣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,然而長期以來,由於林木資源的需求以及城市化的壓力,大量的原始森林不斷消失,不僅損害了生態多樣性,也導致了地表性質產生變化。

     森林存續之所以與氣溫有關,是因為樹木藉由「蒸散作用」,從土壤中吸收水分,然後將水分輸送到葉片表面,最終散發到大氣中。這種水分蒸發的過程需要消耗熱量,有助於降低樹木和周圍環境的溫度,還可以減少地表的熱量吸收。然而,當森林被砍伐後,地表裸露出來的土地直接吸收熱能,導致地表溫度升高,特別是在山區和沿海地區,這種情況越來越顯著。

        城市擴張與熱島效應:台灣的主要城市如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等,隨著人口增長和都市化進程,城市面積不斷擴大,帶來了更多的建築物、道路和水泥化地表,這些人為結構和材料比起自然植被,吸收和保留更多陽光的熱量,形成了所謂的「熱島效應」。

     熱島效應使得城市中心區域的氣溫,明顯高於周邊郊區和鄉村,尤其是在夏季高溫的時候,這種效應更加明顯,也讓能源消耗和空調需求節節攀升。

     


        高溫對人類生活的影響

        高溫不僅僅是一種氣候現象,對人類的生活也有多方面的影響,包括中暑風險增加。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,特別是在濕度較高的夏季,人體更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。中暑的風險不能等閒視之,嚴重者可能導致熱衰竭和器官損傷,甚至死亡。此外,高溫也會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大幅提高。老年人、兒童和慢性病患者特別容易受到影響。

     同時,高溫環境也會對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負面影響,如增加血壓、加速脫水、降低運動耐受度等,進而影響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品質,還可能導致曬傷和熱疹等皮膚問題,進一步加重人們的身體負擔和醫療需求。


        對未來環境的威脅

     多年來,氣候變遷已成為全人類都必須面對的挑戰,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(WMO)已提出警告,在聖嬰現象影響下,2024年可能會比有紀錄以來最熱的2023年更熱,各國政府都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,來應對這些威脅:

    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:政府和企業需共同努力,以更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技術創新,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。

     提升能源效率:鼓勵使用清潔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,降低能源消耗和碳足跡。

     適應氣候變遷:發展氣候變遷適應策略,包括改進農業灌溉系統、城市規劃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措施,及早因應、佈局。

     高溫不只是影響人類的的氣候現象,更是我們未來生活和環境面臨的嚴峻挑戰。面對此一全球性議題,除了世界各國政府推動相關減碳、環保政策外,台灣永續經營發展協會也將持續關注、發聲,邀請您與我們有志一同,共同陪伴這片美好的土地永續發展

如果認同我們,歡迎您的熱情贊助 永續官方帳號 Line

在Facebook分享

FOLLOW US

CONTACT US

COPYRIGHT © 2022 TSDA.